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应学“联想”

  发布时间:2009/9/16 16:02:27 点击数:
导读:“许多欧洲企业正面临资金困难,有的意图出售,有的正在寻找战略合作。”卫达仕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GuyFacey向记者表示,“中国企业就能借此机会接近有价值的品牌。”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金发绅士G…

“许多欧洲企业正面临资金困难,有的意图出售,有的正在寻找战略合作。”卫达仕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Guy Facey向记者表示,“中国企业就能借此机会接近有价值的品牌。”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金发绅士Guy和他的红发同事Adam Duthie所熟悉的领域都是跨国企业,尤其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。

  带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引发的疑惑,记者日前对两位法律专家进行了专访。

  海外竞拍“潜规则”

  在以往的案例中,中国企业在海外竞拍中往往以现金充裕著称,但令人疑惑的是,最终却总是花落他家,主要竞争对手是西方企业。这究竟是因为外国政府存在法律歧视,还是西方企业确有妙招?

  对此,Guy坦率地表示,在澳大利亚、美国等国对海外投资确有战略性资产等限制。而在欧洲和英国有反托拉斯法,但并不是专门针对海外投资,而是为了避免市场主要供应者互相并购,影响竞争。他认为,中国企业的进入会给市场带来竞争,反而是好事。

  然而,根据Guy的介绍,竞拍过程确实另有玄机。“投资银行决定胜出者的关键是以最好的价格在最短时间脱手。”Guy说到,外国企业比较善于谈判,往往一开始就和投行“提前打招呼”,私下达成排他协议,排除了其他对手进入的可能。如果另一竞拍人出更高价,卖家向原竞拍人支付单方中止协议费用后,可以同价高者进行谈判。

  因此,Guy向中国企业建议,用现金支付固然是优势,但最好提早找顾问着手准备。而准备时间的长短决定于收购企业是中等规模还是大型战略性企业。Guy和Adam根据经验估计,在欧盟范围内,收购公开上市企业短则需要6个月,多则要花12个月做准备,战略收购则需要更多时间准备,而中小规模交易提前2-3个月就够了。对于IPO而言,尽职调查更为重要,企业需要提早6个月进行准备,甚至可以变动管理层。当然,从2011年起,除了现金支付,中国企业收购还能在海外募集资金用于交易。

  “我们手里就有3到4个中国企业购买欧洲知名奢侈品牌的案子。”Guy承认,谈判过程很困难。但他认为,只要有了一个中国企业成功收购的案例,后面的谈判就容易得多。

  如何复制“联想”经验

  谈到“联想-IBM”、“TCL-阿尔卡特”、“上汽-双龙”这些或光辉或惨痛的并购案例,让我们思考更多的不仅是收购企业,还有中国企业如何成功跑完后半程,尝到收购的果实。

  “联想是个很好的例子,如何将卖方绑在合约上。”在合约中,联想把IBM参与到交易后的运营中来,联想可以从后者处得到技术支持和西方国家消费者的分销渠道。联想的例子说明,中国企业在购买外国企业时,需要把对方的人力资源、客户关系和管理体系等都写在合约里,这样才能有助于盈利。Guy指出,为了减少风险,中国企业在收购前还需要让会计师对收购对象做好调查,包括资金来源、资产、分销渠道等信息,在合约中对公司有价值的部分进行保护。

  此外,要在海外站稳脚跟,熟悉当地法律、文化也是重要的基础。欧盟国家一般很难解雇员工;在美国雇员权利很小,裁员就相对容易;英国是欧洲自由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,只要走程序并给予法定赔偿,就很容易解雇员工。“如果TCL一开始就在合约中与阿尔卡特规定重组条款,就可以据此强迫阿尔卡特裁员,这一收购可能会获得成功。”Guy说道。他建议,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应寻找交易国的法律顾问,在履行程序的基础上,合理地保护自己的权利。“这个成本不高,但中国并购企业不太熟悉这些。”他进一步介绍,英国律师事务所今年越来越重视在交易前判断交易的可行性,在这个过程中收购方不需要付钱,或者收费很低,等到交易达成后再支付费用。

  中国制造商眼下正在欧洲“大肆抢购”奢侈品牌,而Guy表示,对于这一行业,中国企业并没有做好准备。“我很惋惜地看到美国的一个名牌,由于特许经营者低价售卖造成了品牌价值的损害,导致该品牌被低价出售,这是在砸牌子。”他建议中国企业在购得品牌后,要牢牢抓住知识产权、设计师、核心员工和市场,同时所有的服装品牌都拥有大量的库存,他们必须通过销售手段进行销售,但不要低价抛售库存衣服换取现金。

上一篇:公司并购与商业秘密保护 下一篇:外商并购的新特点及国内企业的应对措施
相关文章
  •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