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打草稿”——赴澳并购的一门功课

  发布时间:2009/9/17 12:56:24 点击数:
导读:国内上市公司奔赴澳洲的投资素来争议颇多,类似盲目扩张、收破烂、掉入陷阱、整合受阻……的词汇常常出现相关报道中,然而,在采访中,记者多有感触的是,不少最终成功的海外并购,皆有赖于前期海外并购的…

国内上市公司奔赴澳洲的投资素来争议颇多,类似盲目扩张、收破烂、掉入陷阱、整合受阻……的词汇常常出现相关报道中,然而,在采访中,记者多有感触的是,不少最终成功的海外并购,皆有赖于前期海外并购的尝试甚至是失败。在中国企业赴澳收购矿产资源的大趋势下,或许应该给这些并购行为多一些宽容。

    中金岭南就是个典型例子。2月份,中金岭南(000060)收购澳大利亚拥有百年矿山且储量仍很大的企业PEM公司,完成这家澳洲上市公司的收购,仅仅消耗了中金岭南不到一百天的时间,中间还包括圣诞节、春节。正如中金岭南一位高管所言,不仅在国内业界,就是在澳大利亚的资本市场,也对这场交易的速度表示惊奇。

    然而,人们记忆深刻的是,中金岭南始于2008年1月的一次未能成功的收购,2008年1月,中金岭南宣布与印尼安塔公司联合设立Tango公司(中金岭南占60%股权), 收购在澳洲上市的先驱公司。然而,这一次海外收购并未成功。

    中金岭南之所以能完成对PEM公司的收购,其高官认为,这还要感谢上一次收购海外矿企打下的“草稿”。

    多家成功完成赴澳并购的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记者,收购成功的背后,需要长期的磨练与不断的挫败。

    “其实,成功收购一个项目之前,我们往往接触了大量的项目,很多都是不适合的,要么价格不合理,要么矿产品位不够,要么劳工问题不能解决,但经历了这些,能让你更了解当地市场。”东北一家有色类企业高管告诉记者,其实,该公司近期在澳洲的并购实际上已经是谈了多年的事儿,没有前期的磨合,今天的收购不会这么顺利。

    华北一家煤业企业近期曾经尝试在澳洲买煤矿,然而,他们最终以失败告终。“我们一直看好澳洲的煤炭开采环境,从某种程度来说,比国内还要好。很不巧,没有遇到合适的项目,但这并不会影响我们继续进行赴澳并购的计划。”该公司高管仍然对澳洲的并购充满期待。

    在参与澳矿并购洽谈的公司高管中,不少人普通话中夹杂着很浓的地方口音,甚至对国外语言的掌握也不够熟练,而对澳洲的政治、法律、文化环境,他们就更是感到新鲜而陌生了。正如中国的俗语所说,万事开头难,在中国企业赴澳并购的大趋势下,这些插曲与波折将越来越少,矿企高管们将和跨国投行们越发熟络,熟悉澳洲法律的律师将围绕在他们身边……

上一篇:海外并购带来融资需求 金融机构拼抢业务大蛋糕 下一篇:重视海外并购的马铃薯效应
相关文章
  •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!